我用地摊的收入,换来最美的婚纱
这几天,“地摊”一词刷屏了朋友圈。呼朋唤友出门摆地摊,成了压抑太久之后的狂欢。
说到“地摊”,我颇有感触:我的青春期、婚姻、育儿的每个阶段里都有它的影子。地摊里不只有经济,还有人生。
地摊里的“结盟”
14岁那年我着迷画漫画,想要更多零花钱买原版漫画书。口袋空空,钱哪里来?我灵机一动:摆摊!
当时的北京,夏日周末都有“跳蚤市场”,人们起个大早,拿着新货旧物到晨雾中的市场来摆摊。
我着迷这份热闹,吆喝声此起彼伏,每个角落都可能藏着高街上没有的惊喜:经典旧唱片、老式相机、古董小人儿书、糖人儿和蛐蛐,谁都可以来,啥都可以卖。
图片来自网络
但我除了自己画的画,还真没啥可卖的。于是我在地摊上摆开了漫画原稿,明码标价,愿者上钩。
一个卖画的初中女生,也算是跳蚤市场的一道风景。
尴尬的是,我的画和市场的烟火气不匹配,既不便宜、又不生活,几个周末也没卖出去几幅。换来的钞票,还不够淘旧书!
但就是在那个夏天的跳蚤市场里,我因为卖画偶遇了几个痴迷漫画的同龄人。他们发现我时的表情,就像在火星上发现了水一样:原来每个人都这么孤单,原来每个人都这么渴望遇到同类。我们几个一碰面,就火花四溅。
14岁,我交到了挚友。每周都见,我们畅聊着日本、欧美和原创漫画,想象着自己的作品印制成书。我们相互鼓励画画,直白地给出意见,还交换翻阅自己珍藏的原版书。
后来,这份理想主义的热情熊熊燃烧,还发展到“为中国原创漫画而奋斗”的思想高度。我们一起建立全国原创漫画联盟,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画友。我们组织聚会、演讲、展览和旅行,还用心制作出版物。
从一个人的地摊开始,我的青春被点燃,一路都充满了漫画、热血和友谊,再没有孤单过。
所以,地摊的意义不一定是“跳蚤”,也可能是打开崭新天空的那扇窗。
一张有点难堪的旧照片
地摊里的“断舍离”
八年前,我和老R决定在伦敦结婚。我们想要办一场精致又贴心的婚礼,自己来设计和安排婚礼的一切。
想要实现心中的完美婚礼不容易,因为伦敦物价贵到让人窒息!我俩拿出积蓄凑在一起,还是有点拮据。
闺蜜陪我去看婚纱,做好了全伦敦撒网的打算。预约了数家店,去了好多地方。
就是那么妙,最让我怦然心动的仍然是在第一家店里试过的第一件婚纱,有种“就是它”的心灵感应。可这件3000多英镑的意大利婚纱让我荷包羞涩,犹豫着要不要买下,毕竟婚礼还有很多要花钱的地方。
又不甘心错过“对”的婚纱,怎么办?
回到家,我对着衣柜发呆。忽然某根神经一动,突然意识到:天哪,我的单身时代,居然买了那么多的裙子、包包和鞋子,都要从衣橱里溢出来了!不少衣物都是曾经爱慕名牌的我花大手笔买的,却又因为不再喜欢那些风格,而很多年没穿了。
审视着旧衣物,好像看到了过去的自己,我能回想起穿着它们所做的事情、在一起的恋人、和当时的心情。有些少女风、公主风的衣物,已不再是我出门的选择,但又像是舍不得撕掉的标记,一直无意识地储藏在那里。
我顿悟:结婚,便是整理人生的契机。没有与过去的告别,又怎能轻盈地开始?
那些不会给我的未来生活添色的东西,何不与它们告别,断舍离?
我家附近就有周末的Car Boot Sales “后车厢的买卖集市”。它很像北京的跳蚤市场,大家开车到河边开阔的草地上,打开后车厢,把家里不用的旧货拿来摆地摊。
我也拿着旧裙子去了。这些裙子大概是当天最受欢迎的地摊货!正宗名牌,八九成新,美美的裙子可在地摊上不常见。
看着那些年轻女孩捧着我的裙子、惊喜又爱不释手的表情,我真有点舍不得,同时又有点安慰:用我不再需要的“过去”,给别人带来一丝明亮的“未来”,何乐而不为?那个周日,我卖掉了很多件裙子。
我还在ebay上卖包包和鞋子。我特意使用了好看的包装纸与口袋,即使是二手衣物,我也想让收到它的女孩们如同打开精美礼物那样开心。
两周时间,那些承载着回忆的裙子、包包和鞋子就都卖出了。我收入了4000多英镑,用它换来了我心心念念的最美婚纱。
衣橱变空了。再装进去的,是一件婚纱,迎来的,是崭新的自己。
能够与旧物告别,竟然也是地摊的一个惊喜功能,它让我鼓起勇气“断舍离”,轻松地走向新的人生。
地摊里的“育儿”
后来我们有了两个孩子。
那时4岁Suki和2岁的Sula,总是嚷嚷着想要买新玩具,又经常毫不心疼地把旧玩具丢弃在混乱的玩具堆中。
我和老R认为,孩子也需要从小理清“自己与物质的关系”,要懂得物品的来之不易,知道爱惜,并学会管理自己的物质欲。
我和老R让孩子们翻出不穿的衣服、不玩的玩具,清洗、擦拭干净,再把它们拿到地摊上去卖。
Suki对这场买和卖的生活实践兴致很高,还带来了自己的收银机、购物篮、打扮成公主招揽生意。
一场“地摊”的实践中,她决定物品价格、等待买家、收钱、辨识钱币面值、找钱,这一过程让她对物品的交换有了感性认识。
卖旧物花了半天时间,零花钱来之不易,孩子就有了珍惜的心思。Suki用1镑买了件小玩具,说要把剩下来的零钱存起来,以后再买更需要的东西。
我没想到,“地摊”也在“育儿”中产生了作用。它让孩子明白:爱惜物品,不囤积;不再需要时,可以转让给需要的人;物质是付出和交换才得到的,欲望需要去规划和管理。
地摊里的“创业”
有次,好友带女儿Minna来我家玩。12岁的Minna像魔术师一样,一进门就给Suki和Sula制作感官泥。手感好又特别有弹性的感官泥让小姐妹激动得尖叫,她的手艺让我和老R都叹为观止。
她爸爸后来和我们聊天,说Minna很着迷制作感官泥,还用它做生意!她曾制作了十几瓶,在家门口摆摊,卖给同一街道的小孩子,价格比商店里便宜不少。她还带“样品”去学校,让感兴趣的同学“订购”。
她的妈妈很不赞同做生意,认为Minna应该专心课业学习,这些“小孩玩意儿”太牵扯精力,需要零花钱的话,找爸妈要就是。
但爸爸却意识到Minna的“创业”之心。有天Minna找爸爸求助说,想要学会如何在网站上设置付款方式,爸爸这才发现女儿自己摸索着,已经做了很多创业者的工作!
她不只是对零花钱感兴趣,而是对创业的过程充满了热情。她研究成本、价格与盈利的关系,为了降低成本,还到处做调研,购买便宜又质量佳的原料;
她还用电脑进行包装设计,给自己的“感官泥”以独特的名字和标识;
因为不能在学校里直接摆摊出售,她还试着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网站,同学只需要在学校体验“样品”,然后就可以回家在线下单!
Minna爸爸觉得:孩子在稚嫩的“地摊式创业中”,锻炼了领导力、创新力、运营能力、设计与包装的技能、成本与盈利计算的能力,还有在目标人群中社交与推销的能力。
地摊创业,其实是全方位的“项目式学习”!
我听了很有收获,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而言,并非只有课业学习这一件事有价值,在这样“迷你”的创业实践中,她磨练着社会与生活真实需要的技能,同样难能可贵。
我心想,等Suki、Sula长大了,如果想要尝试创业,也可以从摆地摊开始吧!
地摊里的“结盟”、地摊里的“断舍离”、地摊里的“育儿”,和地摊里的“创业”。你看,地摊其实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,拥有一颗不给自己设限的心,地摊也会给人生开启许多可能。
安潇 2020年6月 于 伦敦
最近微信改版了,请“星标”我的公号吧,这样就能再次遇见你了。
前文回顾:
安潇聊聊
618到了,这几天后台里一直有朋友搜索我们的618专场。今天揭晓团品,我兴奋得有点按捺不住,因为它是我爱了很多年的、质量好到我会“一生推”的木质玩具Plan Toys!我相信你们也会很爱它。为618我们准备了一个多月,带来的是Plan Toys“角色扮演专场”和“低幼经典专场”,其中还有两款你从未见过的新品首发!详细介绍就在今天的次条,喜爱木质玩具的你,一定不要错过这次专场,预告也可以下单啦。